廣西:貫通懲治防為鄉村振興清障護航

廣西壯族自治區紀委監委認真開展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組織實施“六個圍繞、六個糾治”,推動全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立足職責定位,從嚴懲處國有糧倉的“碩鼠”“蛀蟲”、啃食群眾利益的“蠅貪”“蟻腐”等突出問題,堅決懲治損害群眾利益的腐敗行為,為鄉村振興清障護航。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今年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第一、第三糧庫原主任曾貴良等人“靠糧吃糧”行為被嚴肅查處并點名曝光,持續釋放出深入整治糧食購銷領域系統性腐敗的強烈信號。自治區紀委監委深化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緊盯糧庫建設項目和糧食收儲銷等關鍵環節、重點資金,始終保持“懲”的高壓態勢,深挖徹查問題線索,從嚴從重查處一批涉糧腐敗典型案件。截至今年9月底,全區糧食購銷領域立案1271件1276人,推動建章立制1153個,追贓挽回損失金額6872萬元。
資金使用直接關系群眾切身利益。自治區紀委監委緊緊圍繞鄉村振興領域重點項目、重大資金、重要環節,選取龍勝縣、蒼梧縣、博白縣、都安縣、忻城縣,試點開展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項目“四公開”具體化規范化常態化,推動銜接資金項目在縣級四套班子、鄉鎮黨委人大政府、村(社區)、媒體公開,推進資金使用廉潔高效和項目管理陽關規范。來賓市忻城縣紀委監委采取“1+1+N”監督模式,實行“一季一清單一督查一分析一通報”,確保全縣259個項目、累計資金3.50億元全部實現“四公開”。
“線上+線下”擰緊警示教育“發條”,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堤壩。全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積極梳理通報鄉村振興領域違紀違法典型案例并開展警示教育,以案為鑒、以案促改。桂林市紀委監委依托《愛廉說》電視欄目平臺,將警示教育搬上互聯網,制作《迷失在做假賬中的鄉干部》等微視頻,不斷延伸警示教育觸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