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 系統施治提升基層監督質效

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強調,推動完善基層監督體系,統籌用好縣鄉監督力量,促進基層紀檢監察組織和村務監督委員會有效銜接,構建基層公權力大數據監督平臺,暢通群眾監督渠道,健全基層監督網絡。紀檢監察機關要積極探索強化基層監督的有效路徑,健全基層監督網絡,提升基層監督質效,充分發揮監督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切實打通全面從嚴治黨“最后一公里”。
暢通監督路徑,打造有效銜接、規范高效的基層監督體系,推動監督深度融入基層治理。建立健全基層黨員干部履職清單,明確工作職責和履職要求,推動基層干部知責、擔責、履責,完善工作流程,讓基層監督有章可循、科學規范。因時因勢把握監督重點,細化監督內容和要求,進一步明確監督要點、量化指標和工作規范,全面推廣可操作、易上手的監督清單,讓基層監督更加精準高效。強化數字監督,依托微信小微權力監督平臺、信訪舉報立體受理平臺和鄉村振興(扶貧惠民)資金在線監管平臺等,構建信息化監督矩陣,推動紀檢監察工作與現代化信息技術深度融合,通過數字賦能把監督有效融入基層治理之中,不斷提升基層監督治理效能。
立足基層實際,推動各類監督力量貫通協同。建立健全“區鄉村三級聯動、室組鄉一體推進”格局,將本地紀檢監察力量納入協作片區統一調配、統籌使用,邀請特約監察員、專業人員參與片區監督,推行“大+小”片區協作管理模式,深化協作片區聯動監督、鄉鎮片區交叉檢查機制,整合鎮村兩級監督力量,凝聚監督合力,構建統一指揮、全員參與、協同高效的工作格局,有效破解基層監督人情干擾、力量不足等問題。推動總結提煉,抓好建章立制,及時把好經驗好做法固定下來,著力做強基層監督。
充分發揮考核評比的“指揮棒”作用,激發基層監督內生動力。建立健全鄉鎮紀檢監察干部考評細則,創新考評方法,堅持定量評價與定性分析相結合,以評促干、以評促優,營造比學趕超、爭先創優的濃厚氛圍。優化村級紀檢委員履職考評機制,推動落實激勵、保障措施,促進更好履職盡責。實施“手把手”幫帶計劃,分級分類開展學習培訓、跟班交流、集中實訓等,推動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實現對鎮村紀檢力量培訓全覆蓋。